本草识别

本草识别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草识别 -> 正文

地黄丸七兄弟,功能各异妙用多

发布日期:2022-03-30 浏览次数:


       说起药店中的明星产品,六味地黄丸可算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滋阴补肾,强腰壮骨,老百姓可谓耳熟能详。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未经中医辨证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六味地黄丸,甚至还有人认为,六味地黄丸是保健品,即使身体无恙,也可自行服用。孰不知,“是药三分毒”,误用滥用地黄丸类,不仅毫无益处,还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为了避免错误用药的不良后果,充分发挥地黄类中成药的疗效和优点,笔者结合临证体会,特对地黄丸系列中成药刍议如下,以期对合理使用地黄丸系列中成药有所帮助。

70.jpg


      在东汉《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后世衍化出了一系列临床常用的地黄丸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桂附地黄丸。

功能主法

71.jpg

       六味地黄丸是补阴代表方之一,原名地黄丸,最早载于《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可以滋阴补肾,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或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等。另外,六味地黄丸治疗牙齿松动、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也有良好的效果。

72.jpg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基础上,加肉桂、附子而成,它是温补肾阳的助阳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老人尿频等。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此外,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故而又名知柏八味丸。加入知母能够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所以此方不仅能够滋补肾阴,还具备了降火之功。临床广泛用来治疗阴虚火旺之证,譬如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

73.jpg


      杞菊地黄丸 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菊花两味药物而成。枸杞有补肝肾明目等功效,菊花善于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从而在滋肾养阴的同时,更可以提高视力,明亮眼睛。如果患有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肝肾阴虚证,不失为自我调理的首选之品。

74.jpg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补入了麦冬、五味子两味药。麦冬可以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五味子长于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全方既能滋补肾阴,又能滋补肺阴,上下同治,金水共调,所以又名八仙长寿丸。它主要用来治疗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75.jpg

      归芍地黄丸,原名归芍地黄汤,原方去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加当归、白芍(原书未注用量)而成。《中国药典》所载归芍地黄丸未去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并加当归、白芍,从而变单纯滋肾阴方为滋肝肾、补阴血之剂的妇科病良药,主治肝肾阴血亏损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腰酸脚软,足跟疼痛,潮热盗汗,咳嗽吐血,两胁疼痛,舌红苔少,脉细数或芤而涩者。

76.jpg

      明目地黄丸源自《中药成方配本》,是在《饲鹤亭集方》所载明目地黄丸基础上加当归、白芍而成。《饲鹤亭集方》所载方由六味丸一料、甘菊三两、杞子二两、石决明、白蒺藜组成,用治男女肝肾两亏,风邪外袭,热气上攻,畏日羞明,瞳神散大,视物不清,迎风流泪,内生翳障,及时眼之后,久不还元,一切目疾。现市售成药根据《中国药典》所载明目地黄丸配方制作,具有滋肾平肝、祛风明目功效,主治肝肾阴血亏损,肝阳偏亢,目涩羞明,迎风流泪,视物模糊,伴有眩晕或头痛等。其方中加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较之杞菊地黄丸,补肝养血、平肝祛风之力更强。

77.jpg


用法方忌


      地黄丸类中成药宜空腹温水送服或淡盐汤送服。用淡盐水送服较好,因盐味咸性寒,取“咸入肾”,可引药入肾,助补肾系列地黄丸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

      地黄丸系列中成药宜定期间断服用。丸剂类中成药相比汤剂的药量小,起效较缓慢,宜找专业中医辨证给予服药指导后坚持一段时间的服用,必要时交替服用。例如,肝肾阴虚患者出现有虚火之象,但虚火不甚,单服六味地黄丸恐其降火力不及,单服知柏地黄丸又恐其过于寒凉伤阳碍脾,则可予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交替使用。

小贴士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宜忌不易消化食物,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此外古代文献有地黄忌葱、蒜、萝卜之记载。

疾病禁忌:阳虚患者以及虽肝肾阴血亏虚但脾虚者不宜服用或慎用补阴血类地黄丸。补阴血类地黄丸滋补清凉,易伤阳滞气,阳虚患者误服则会加重原有的阳虚表现。滋补清凉还易伤脾碍运,引起或加重原有的便溏、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脾虚失运生湿之症,故脾虚者亦不宜或慎用补阴血类地黄丸。阴血亏虚患者不宜服用补阳气类地黄丸,尤其是温补力较强的桂附地黄丸。补阳气类地黄丸中的桂、附药性温燥,易伤阴血而出现或加重原有的阴伤的表现。感冒期间不宜服用地黄丸。感冒时应暂停地黄丸,否则地黄丸中的滋补药易腻滞留邪,不利于外感表邪的透解。

不宜无限制长期服用:地黄丸类中成药调治身体到阴阳平衡状态时,则应停药,如需巩固疗效,则应在中医的指导下合理地间断定期服用,以免过用又打破刚恢复的阴阳平衡状态,或者出现助湿生痰或伤阴血等副作用。


       不同地黄丸的功效特点和主治各有偏重。六味地黄丸为滋阴填精基础方;知柏地黄丸长于滋阴降火;麦味地黄丸长于滋肾润肺;杞菊地黄丸长于补肝阴;归芍地黄丸长于补肝血;明目地黄丸长于养肝明目;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临证宜把握上述不同地黄丸的功效特点,合理使用,提高疗效,避免副作用。

撰稿:马亚飞

编辑:韩竞

上传:王旭

微信图片_20210505193510.jpg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