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不容忽视的高血压并发症

发布日期:2023-04-01 浏览次数:

前段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对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标准等方面作出两方面的指导性改变:其一是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血压≥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其二是对血压130-139mmHg/80-89mmHg范围合并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的,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随之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发布在目前我国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高血压之所以可怕,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引起的并发症。血管壁长期承受较高的压力,易发生血管壁的损伤。血管壁损伤后,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中沉积,经过病理的反应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逐渐长大就可能会导致血管的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导致主要包括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相关性脑部疾病、高血压肾病、眼底病变等。

一、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都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治疗主要包括降压、保护心脑重要器官,治疗原发病等。高血压急症者,应立即降压治疗以减轻体内靶器官损伤,多需静脉用药。静脉用药首选硝普钠,硝普钠能同时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其特点起效快、作用强,可在短时间内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其他包括:硝酸甘油、乌拉地尔等。但应注意降压治疗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细化治疗方案。

二、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若血管狭窄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冠心病;而长期的高血压使心脏的压力负荷过重,长期处在高做工的状态下会出现左室的肥厚,长期会导致心力的衰竭。临床以控制血压为前提,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应用保护心脏的药物,包括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合理加用利尿药来减轻心脏负荷,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加用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物,如螺内酯等。

三、高血压相关的脑部疾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脑供血不足,甚至是脑出血、脑水肿、脑卒中等。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脑部动脉发生严重且持久性痉挛后,出现被动性或强制性扩张,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脑组织因为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出现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因此应尽快明确诊断,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让患者平静卧床休息,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同时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癫痫频繁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者应用镇静药物。

四、高血压肾病: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内小动脉及细小动脉病变、管腔狭窄,继发缺血性肾实质损害,并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临床表现为肢体重度水肿、大量蛋白尿、夜尿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发展为尿毒症。药物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同时可降低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进展,但不建议二者联合使用,且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孤立肾或者高血钾等禁止使用。其他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五、主动脉夹层:长期高血压,压力升高,使主动脉腔内的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呈继发瘤样改变,形成主动脉夹层瘤,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依靠于外科裂口修补术和介入支架置入术,急性期患者应首先给予强效药物降压治疗,如硝普钠、乌拉地尔、β受体阻滞剂等。

六、眼底病变:长期血压升高损伤眼底,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严重者出现硬化,引起视网膜渗出和出血,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按医嘱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可减少眼底病变的发病率,同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进行眼底检查。

药师提醒

预防高血压并发症,首要任务是良好地控制血压,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以及降血压药控制。

1.低盐,低脂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2.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情绪激动,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3.体重超标者,要及时减重。

4.定期进行血压监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作者|编辑 李跃文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