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理用药 -> 正文

细菌的耐药性

发布日期:2023-07-06 浏览次数: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 细菌耐药性亦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相对不敏感性和抵抗性。

2.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和普遍,不仅有多重耐药菌,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受的“超级细菌”。阐明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加强对耐药菌传播和扩散的防控,寻找对耐药菌具有高效、低毒、药理性能好的抗菌药物,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面临的严峻挑战。


耐药性的种类

根据发生原因,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1. 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如链球菌对氨基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G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

2. 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细菌的获得耐药性可因不再接触抗菌药物而消失,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耐药的机制

1. 产生灭活酶

细菌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得药物在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1)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菌株可产生β-内酰胺酶,特异性地裂解β-内酰胺环,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细菌可产生30多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分别通过羟基磷酸化、氨基乙酰化或羟基腺苷酰化作用,使药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作用。

(3)其他酶类:细菌可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灭活氯霉素,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

2.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细菌能改变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蛋白结构和数量,导致其与抗菌药物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改变,影响药物的结合,使细菌对抗菌药物不再敏感。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导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3.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细菌必须进入细菌内部到达作用靶位后,才能发挥抗菌效能。细菌的细胞壁和(或)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抗菌效能。

如细胞膜上微孔缺失时,亚胺培南不能进入胞内而失去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比其他革兰阴性菌差,是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影响主动外排系统

某些细菌能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体外,使菌体内药物浓度下降。

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对四环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氣霉素、β-内酰胺类产生多重耐药。

5. 其他

(1)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形成的一种群体性保护生存状态,可阻挡抗菌药物的渗入,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增加代谢拮抗物:磺胺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后,后者可使对氨基苯甲酸的产量增加,从而在与磺胺药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时占优势,使金葡菌产生耐药性。

(3)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肠杆菌、假单胞菌等是由于拓扑异构酶II的结构改变所致。

(4)对利福霉素类药物产生耐药的肠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等的耐药是由于降低了RNA聚合酶的亲和力。


控制细菌耐药措施

细菌对任何抗菌药物都可能产生耐药,其耐药可迅速出现,也可经长期或反复用药后出现。获得耐药性可通过突变或通过转导、转化、接合等方式将耐药性从供体细胞转给其他细菌。

为了减少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要有原则,限制或禁止抗菌药物对缺乏用药指征者的应用,防止滥用。能用一种,不用多种;能用窄谱,不用广谱;能用低档,不用高档。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局部使用的适应证,防止和杜绝耐药性传播和发展。


- 文字&编辑:蒋青青 -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