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世界睡眠日 | 怎么拥有健康的睡眠

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2024世界睡眠日中国年度主题是“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目前我国超过3亿人正在遭受睡眠障碍的困扰,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病率达4%,6成以上“90后”觉得睡眠时间不足,6成以上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睡眠障碍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认知功能受损三方面。睡眠与许多躯体疾病都存在关联。睡眠片段化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睡眠障碍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和房颤的发病和病程发展有关。睡眠障碍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将增加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而改善睡眠有利于心理健康,例如精神疾病患者在失眠得到治疗后其幻觉、偏执、焦虑、抑郁、噩梦等精神疾病症状减轻。睡眠不足时大脑功能受损,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及奖赏相关脑区功能均发生了改变。睡眠障碍会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加重认知受损程度,诱导神经炎症反应。睡眠不足可能损害前额叶活动,不利于情绪调节,对清醒时的认知功能也有显著影响。2023年5月《Science》子刊文章指出,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长期睡眠不足小鼠大脑中出现β淀粉样蛋白沉积。偶尔熬一次夜依然可能会带来危险。在熬夜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会比平时更慢、更弱,会让你处于精神不集中、反应慢半拍的状态中,像喝醉了酒一样。

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障碍、过度嗜睡、昼夜节律障碍以及异态睡眠等,今天,我们重点讲讲日常生活中怎么才能拥有健康的睡眠。

睡好子午觉。中医上讲子时生精、丑时生血、寅时生气。夜里11点之前躺下休息,23:00-3:00这个阶段,睡眠的质量很重要,养肝血,养肾精,是白天睡觉所弥补不了的,晚睡伤身,早起无妨,气能速生,而精血是有形之物,不能速生,要靠睡眠和饮食共同创造。

研究表明持续的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都会导致死亡率升高,7个小时是“最佳的睡眠时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晚上22:00-23:00才是入睡的最佳时间点。这个时间段入睡可以很好地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健康中国行动》建议中国成年人每天睡觉时间平均保持在7-8小时就好,早上起床的时间在6:00-7:00点!在进行一段活动时间后,8点左右正好可以吃早餐,开启一天的能量及维持稳定的血糖。

午休不要太久。午休对于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尤其重要,但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半个小时即可,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下午3点以后不要午休,否则会造成夜间更难入睡。

睡眠不需太久。你只需睡到第二天能恢复精力即可,睡眠时间并非要严格按照7-8h标准,若花费过多时间在床上,会导致浅睡眠或片段睡眠。

坚持固定睡眠时间。为就寝时间设置闹钟,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同一时间起床,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避免过量咖啡因。咖啡、可乐、某些茶和巧克力都含有兴奋剂咖啡因,其效果可能需要8小时才能完全清除。

锻炼有益,但不要太晚。每天尝试锻炼30分钟,但要在睡前2-3小时结束。白天上班没时间锻炼,可以晚饭后出门散散步或者跳一跳广场舞,但不要剧烈运动。

避免睡前兴奋。睡前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不要在床上玩游戏,看电影,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会更难睡眠。

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牛奶含色氨酸,对睡眠有帮助,且能够改善皮肤!市场牛奶以全脂牛奶多见,年龄大、血脂高人群可以选择喝低脂或脱脂牛奶。

睡前泡脚。泡脚有助于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放松精神而助眠。

营造黑暗环境。室内不放置灯光与电子产品。室内变暗时身体会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合成,主要功能是提醒人们该睡了。褪黑素夜间浓度比白天高3-10倍。多晚上9-10点分泌,凌晨2-4点达峰,早上7-9点减少。35岁后褪黑素分泌下降,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下降更明显。出差旅行时差也影响褪黑素分泌。所以两类人适合用褪黑素:倒时差和倒班人群如空姐、三班倒职员等,既缓解时差反应,又能同步睡眠节律;老年人松果体逐渐萎缩,适量补充可改善睡眠。

调整呼吸。正念冥想也有助于入眠,放下手机冥想十五分钟,放空思绪,等待睡意来临;在床上保持心态平和,慢慢深吸,慢慢吐气,从上到下逐次提醒自己放松,如此反复数遍。

其它还有睡前梳头,按摩头部穴位;听舒缓助眠轻音乐;稍吃点核桃、桂圆、莲子、百合养心安神;避免睡前饱腹和饥饿等助眠方法。

众所周知,睡眠障碍危害全身上下,各个脏器,是众多慢性疾病的源头性疾病!对高血压、脑梗死、痴呆、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焦虑、抑郁、不孕不育、皮肤、衰老等多种疾病都有严重的影响,在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认知功能三个方面损害我们的身体。

“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从行为、认知、情绪三方面改变自己;培养良好的生活及睡眠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冥想、锻炼、积极亲情互动,改善睡眠与情绪认知,顺应睡眠生物节律,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文/王伟民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