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题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证候动物模型是根据中医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运用藏象、经络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依据人类疾病原型进行模型构建,具有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证候的动物模型。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载体,伴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已成为中医药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中医研究所用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病的模型、证的模型、病证结合模型。这三者很难截然区分,病的模型并非没有证候存在,证的模型也不可能没有疾病的发生,这里所提的疾病和证候只是建模时侧重点不同。病的模型大多是采用不同致病因素诱导模式动物产生中医或西医疾病的动物模型;而证的

模型多是直接借用中医发病理论,将“证”形成的原因,如六淫中的风寒、七情的恐忧等病因直接施加在动物身上所构建的动物模型;而病证结合模型就是将上述两种模型的构建方式先后或同时施加于同一动物身上,而后形成“病+证”的动物模型。

当前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大致也可分为三种,主要包括中医病因造模、西医病理造模以及病因加病理造模。中医病因造模是根据中医发病理论选取一重或多重能够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进行动物模型的构建,因此可分为单因素造模和复合因素造模。单因素造模如根据中医“寒性凝滞”的原理,将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寒凝血瘀模型;复合因素造模如根据中医“劳倦过度、房劳不节”可致肾阳虚的原理,让小鼠每日游泳至无力下沉,并且每日让其与动情雌鼠同笼构建肾阳虚模型。西医病理模型则比较注重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的病理损害,如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缩窄环制备中华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病因加病理模型则多是将中医病因和西医病理的造模方法进行叠加构建证候动物模型。

上述动物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无论是病理模型还是中医病因模型,虽可单独阐明某种病因或病理的单独作用,但不能体现现实世界中疾病发生的复杂性。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虽看似全面的模拟中医发病根源,但是由于变量多,可控性和可重复性都较难把握。此外,如何把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因素融入动物模型中,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反映疾病本质的模型,是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的根本。将来,证候动物模型的完善还需要在模式动物的选择、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和思维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并需要在模型制备因素合理化、模型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及药物反证措施等方面做深入的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