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基于中医“伏气理论”探讨小儿冬病夏治的新策略


伏气学说起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首次提出了“伏气”的概念。随着伏气理论的不断完善,逐渐扩展到温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现代医学所指的小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机体免疫紊乱等,符合伏邪发病的特点,可以运用中医伏气理论进行防治。这些疾病大多病有宿根,遇冷发作,缠绵难愈,属于中医“伏寒”或“伏风”的范畴。

冬病夏治源于《内经》“春夏养阳”的理论,在一年中三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借助天时,外敷驱寒之品,或内服温阳之药,驱寒外出,扶益阳气,使体内之邪易于祛除,脏腑功能得以恢复,到冬季少发病或者不发病。冬病夏治可以使儿童自身的阳气得以充实,抗病能力得以增强,适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基于中医“伏气理论”进行防治疾病,为解决“冬病”问题探索有效的冬病夏治途径,除了传统的三伏贴之外,可以有不同的策略:①配合钦针疗法,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能在皮部进行温和高频的刺激,调整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针贴”运用揿针代替药物贴敷,更直接激发经络穴位的免疫功能,降低贴敷皮肤过敏的几率,安全性高,易于被儿童接受,寒性、热性体质的儿童均可以应用。②配合中药内服,结合伏气理论,针对“冬伤于寒”之病机,兼顾“伏寒”与“伏风”的不同,拟定内服汤剂口服作为冬病夏治的方法。③配合艾灸、拔罐、推拿、足浴等其他外治疗法,同样可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陈团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