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小儿肾脏疾病,易被忽视的“沉默杀手”

    对于多数家长来说,日常生活中知道或接触更多的是孩子发热、咳嗽、喘息、腹泻、呕吐等呼吸、消化系统的疾病,而很少有家长去关注孩子肾脏的问题。肾脏疾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加上很多家长对肾脏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体检中常常忽视肾脏相关功能指标的检查,导致发现孩子异常时往往已至疾病的中后期,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肾脏其实是我们机体中最勤奋的“工作者”,它在排泄体内有害物质,维持水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我们的肾脏停止工作,身体代谢的废物、水液的排泄吸收等就会出现问题,废物、水液等越积越多,最终导致肾脏相关疾病的发生。

     肾脏疾病是儿科常见的一大类疾病,主要有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泌尿系感染等等。肾脏疾病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虽然早期多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但当孩子出现了水肿、尿量减少、夜尿增多、尿血、茶色尿、腰酸腰痛、血压升高、长期食欲不佳或恶心、乏力等,就要警惕肾脏疾病的发生了。不要简单的认为食欲不好就是消化问题,腰痛就是疼痛科或骨科的问题,需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要想发现肾脏疾病并不难,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尿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路感染等情况。但需提醒大家的是:家长在给孩子留取尿液标本时,以清晨第一次尿最佳,留尿前要注意外阴清洁,留取晨尿中间一段至干净清洁的容器,避免污染,留取后标本应尽早送检。

     对于健康儿童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的饮食、排尿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憋尿。平时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时,应及时根治,避免反复感染所导致的肾脏损伤。同时避免滥用药,无论是中药、西药,还是保健品、偏方。要特别强调避免长期给孩子应用“补药”,是药三分毒,所有药物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否则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肾脏。如果是已经患有肾脏疾病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蛋白质、盐、水分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积极防止、延缓肾脏疾病加重。在水肿、高血压时要注意休息,短期限制钠的摄入、并控制水入量。蛋白质的摄入应以高生物价的动物蛋白(乳、鱼、蛋、禽等)为宜,避免过高或过低。肾脏疾病患儿要根据病情变化选择适宜的餐谱。

     肾脏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对患儿、家属及社会的危害严重,已经成为一种危害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保护好肾脏,做到未病先防,养成良好习惯,按时体检、提前发现疾病;既病防变,确诊肾脏疾病后要积极、正确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肾脏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赵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