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护理 -> 正文

立秋话饮食

发布日期:2022-08-07 浏览次数:

    今日立秋,立秋后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呢?

    2022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7日20:28:57,农历七月初十,晚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那么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什么区别呢?

    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两种方式定义:一种是按一天之中的早晚,一天之中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的时间在上午,那么就是“早立秋”,若是立秋的时间在下午,那么就是“晚立秋”。第二种是按照农历历法的早晚区分,若是在农历六月立秋,则就是“早立秋”,若是在农历七月立秋,则就是“晚立秋”。2022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20:28:57,农历七月初十,因此无论按哪种方式区分,今年都属于晚立秋。

    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意思是立秋时间在上午,立秋后天气就开始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则天气比较炎热,还要再热上一段时间才会转凉。立秋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逐渐明显,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中医认为“秋气通与肺”、“肺为娇脏”、“ 喜润恶燥”, 肺喜欢潮湿的环境,燥就容易伤肺,使肺失浸润,所以秋季肺部疾病多发,故秋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肺。另外,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气候的变化由强转弱,胃肠功能容易出现紊乱,进而发生胃肠道疾病。因此为帮助身体适应立秋后气候的变化,在饮食上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选择滋阴润肺,补肺养血、健脾和胃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

立秋后适宜吃的食物:

    1、滋阴润肺的食物:立秋以后可以适当食用百合、银耳、山药、白萝卜等食物,还可以吃雪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保护肺部功能、预防肺部疾病的作用。百合性微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性平,具有一定的润肺养胃作用。白萝卜其味甘辛,性味凉,可以降气止咳化痰,雪梨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祛火润肺的作用。蜂蜜性平,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肺通便的功效。另外百合、莲子、银耳,还具有补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的功效。

    2、补肺养血的食物:莲藕滋阴润燥,被称为秋后第一大补,生吃可以清烦热、润肠道,熟吃可以补气血,益脾胃。核桃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的作用。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有扶正补虚、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的功能。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肺的作用,对秋天的咳嗽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南瓜、红枣等都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3、健脾和胃的食物:立秋后对于脾胃较弱的人,早餐可选择喝粥,如小米南瓜粥、薏米山药粥、红枣糯米粥、薏米百合粥等。小米南瓜粥具有健脾养胃、温胃和中、除热解毒的功效。薏米山药粥具有健脾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适当吃些牛羊肉,可起到温补气血、益气健脾的作用,但不宜过量。

    4、其他食物:秋天天气干燥,容易上火,可适量食用苦瓜、茄子、梨子、苹果等清热降火的食物。适量食用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根茎类食物等,有利于缓解秋季干燥便秘的症状。食用鸡肝、猪肝、胡萝卜、南瓜、西红柿等含维生素A较高的食物,可以预防秋冬季的眼睛干燥不适。食用馒头、杂粮糕、全麦面包等发酵类食物,这类食物在发酵时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可保护皮肤,避免秋季皮肤干燥;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红枣、菠菜、西兰花等,以避免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预防秋冬感冒。

    5、立秋后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油炸、膨化食品等,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特别是生姜,古书曾记载:“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食后比较容易上火。入秋后也不建议吃性凉的瓜类,如西瓜,容易损伤脾胃。另外还要注意饮食不宜过于生冷,寒凉食物易导致消化不良,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和老年人。

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胖的季节,过去民间有“贴秋膘”的民俗。这是因为夏季炎热,人的食欲差,吃不下东西,且日长夜短,夜间睡眠少且差,两三个月下来会瘦很多,到了立秋之后,天气变得凉爽,人的胃口大开,吃的多,夜间休息也较夏季时间长且舒服许多,正好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于是人活动较少,休息较多,这样人体每天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就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把夏天身上掉的膘又重新慢慢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如果贴补过分,而活动相对不足,则易引起肥胖,影响健康。

    故立秋后早睡早起,适度锻炼,调整饮食,注重养肺,慎贴秋膘。


东风路院区:郑州市东风路6号 

迎宾路院区:郑州市迎宾路40号(迎宾路与花园路口向西)

21世纪门诊部:郑州市花园北路55号附1号(76中学南侧)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豫ICP备06016822号 豫卫网审【2012】第30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